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烷烃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气源对比意义
作者:
戴金星;倪云燕;邹才能;陶士振;胡国艺;胡安平;杨春;陶小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82
南方多旋回构造作用制约下的中、古生界海相油气构造-成藏旋回
作者:
梅廉夫;刘昭茜;汤济广;沈传波;凡元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91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台地层序充填结构及成藏效应
作者:
陈洪德;钟怡江;侯明才;林良彪;董桂玉;刘家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7
大巴山前陆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沉积中心的迁移及古流向
作者:
屈红军;马强;董云鹏;雷露;查显锋;徐子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98
桂北南丹-河池构造带晚白垩世岩石圈伸展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作者:
罗金海;车自成;郭安林;程顺有;裴先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1
中国南方高演化海相层系的古温标
作者:
秦建中;李志明;腾格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7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
作者:
卞从胜;王红军;汪泽成;李永新;朱如凯;刘柳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2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
作者:
刘树根;杨荣军;吴熙纯;孙玮;陈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95
断陷盆地陡坡带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陡坡带为例
作者:
慕德梁;孟卫工;李成;李晓光;柳锦云;王占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5
河流相沉积储层地震精细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近系河道砂为例
作者:
崔永谦;秦凤启;卢永和;杜维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88
油藏流体动态色谱指纹监测技术与应用
作者:
金晓辉;刚文哲;林壬子;朱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11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构造特征与下白垩统勘探前景
作者:
谢其锋;周立发;何明喜;杨文静;杜建波;田光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96
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印支—燕山期构造穿时递进特征
作者:
金宠;李三忠;王岳军;张国伟;刘丽萍;王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86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作者:
裴先治;李瑞保;丁仨平;刘战庆;李佐臣;冯建赟;孙雨;张亚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4
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盆地演化
作者:
周建波;张兴洲;马志红;刘立;金魏;张梅生;王成文;迟效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99
四川盆地寒武系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作者:
黄文明;刘树根;张长俊;王国芝;徐国盛;雍自权;马文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5
深水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分析与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以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为例
作者:
陈欢庆;朱筱敏;董艳蕾;李烨;廖飞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85
高矿化度地层水中(铝)硅酸盐矿物溶解作用
作者:
陈传平;刘建平;杜卫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102
旋回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
作者:
王起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年30卷第No.5期
阅读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