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浙西发现早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

1984年 6卷 第4期
阅读:119
查看详情
孔庆玉
今年四月,在观察、鉴定安徽巢县龟山、后董和浙江桐庐冷坞等地下二叠统茅口阶孤峰组和银屏组剖面的薄片中,发现黑色放射虫硅质岩。经笔者鉴定,皖北的黑色硅质岩是由大量放射虫与少量海绵骨针组成。岩石中放射虫含量高,局部高达80%左右;海绵骨针含量较少,一般为1—5%,少数层位可达20%。岩石暂定名为放射虫硅质岩(见照1.3)和海绵骨针放射虫硅质岩(见照片2)。其中放射虫经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盛金章教授鉴定,主要为石梨虫(Lithapium)。浙西硅质岩为含放射虫硅质泥岩(见照片4)。
https://doi.org/10.11781/sysydz19840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