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2+对岩心内凝胶成像信号与封堵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6年 39卷 第4期
阅读:78
查看详情
蒋帆 顾春元 狄勤丰 庞东山 李国健 秦荣胜
JIANG Fan GU Chun-Yuan DI Qin-Feng PANG Dong-Shan LI Guo-Jian QIN Rong-Sheng
针对核磁共振信号抑制剂氯化锰是否适用于区分凝胶与驱替液信号的问题,开展了Mn 对聚合物成胶和凝胶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氯化锰对凝胶的成像信号和封堵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液中Mn浓度的增加,得到的凝胶黏度降低,Mn浓度达到10g/L,聚合物难以成胶。同 时,Mn对已经交联的凝胶也有显著的破坏作用。当Mn浓度超过2g/L时,宏观上凝胶出现脱水缩聚现象。微 观上凝胶由密集网状结构向稀疏环带状结构变化,当Mn浓度超过5g/L,原来的结构明显被破坏。在氯化锰溶 液驱替凝胶过程中,驱替时间越长和Mn浓度越高,Mn对凝胶成像信号的掏性越明显,对凝胶结构的破坏也越 大,导致凝胶在岩心中的封堵能力大幅下降,说明氯化锰溶液作为驱替凝胶的核磁信号区分试剂存在缺陷,需控制 作用时间和Mn浓度,增强凝胶的抗盐性。
核磁共振; 凝胶; 氯化锰; 络合反应; 岩心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