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前景

2010年 17卷 第03期
阅读:107
查看详情
王 炯1;李光云2;杨 静3;卿 忠2;王万鹏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哈密 839009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 濮阳 457001
巴里坤盆地是夹持于哈尔里克山和麦钦乌拉山之间的小型弧间盆地。盆地构造呈箕状,构造相对较为单一,整体上具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盆地发育石炭纪地层,上石炭统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细砾岩与棕黄色泥岩互层;下石炭统为层状泥质灰岩,间夹灰色细砂岩、杂色细砂岩、泥岩。生油岩丰度较高,为较好—好烃源岩,烃源岩分布受古构造、火山等因素的影响,横向变化大。火山岩带在盆地西南部、东北部呈北西走向分布,火山岩与烃源岩呈互层式或指状式接触,有利于烃源岩热成熟,也有利于油气沿断裂近源、垂向运聚成藏。构造活动与火山岩成藏有较密切的关系,大河构造带位于剩余磁力高值区,显示火山岩发育。石炭系晚期抬升浅埋,有利于火山岩储层的改造,可能是风化型火山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大河构造带晚期的断裂继承性活动有利于油气垂向运聚,构造具有海西期雏形,中晚燕山期进一步加强定型,形成自生自储式储盖组合,是石炭系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域。
石炭系; 火山岩; 勘探前景; 巴里坤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