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24小层为研究对象, 综合考虑岩性、物性、电性和非均质
性及水淹等特征, 将河流相储集层流动单元分为4种类型, 分析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特点,
建立了本区的流动单元模式, 探讨了流动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Ⅰ型流动
单元储集性能最好, 但分布范围小, 剩余油少; Ⅱ、Ⅲ型流动单元为最佳储层和产层, 注水效果
好, 剩余油富集; Ⅳ型流动单元储集性能最差, 或是干层, 易形成剩余油, 但剩余油总量不大且
难开发, 经济价值不大。把流动单元研究与剩余油形成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预测剩余油分
布, 从而对油藏油水井部署及注采井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