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观孔隙结构表征的页岩电性研究—以川南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2021年 43卷 第05期
阅读:79
查看详情
杨洪宇 张兵 杨凯 肖威 王艳
岩石电学作为电磁法勘探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微观孔隙作为控制含气量及气体赋存状态的主要因素,对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岩石电学与微观孔隙结构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这里选取龙马溪组的10块样品,进行扫描电镜、高压压汞、CO_2、N_2等温吸附和复电阻率测试等实验,分析了龙马溪组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和岩石电学特征,并对页岩孔隙结构进行全孔径表征,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中发育有机质孔、矿物颗粒粒间孔、溶蚀孔、草莓状黄铁矿晶间孔和微裂缝等多种孔隙类型,孔隙形态以墨水瓶状和狭缝状为主,连通性存在差异;(2)页岩的孔体积主要由微孔、介孔和宏孔提供,介孔贡献最大,宏孔次之,微孔最小,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提供,宏孔的贡献可以忽略;(3)龙马溪组页岩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会对电阻率产生影响,与电阻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微孔和介孔对电阻率起到主导作用,宏孔对电阻率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