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差分法合成地震记录

1977年 16卷 第No. 3期
阅读:77
查看详情
目前从野外地震记录中提取优质资料细节的兴趣,已激发了对数字模型过程的研究,这种过程能产生复杂的地下几何形状以及任意的震源——接收点排列情况下的合成地震记录,在对于此目的有效的种种方法中,将二维波动方程用有限差分表达式代替具有特殊的优点,这种方法简单,可以容易地完成。它能自动地估计各种到达波的原有的相对振幅,包括转换波、瑞利波、从断层带来的绕射波以及首波的分布。试验了两种计算方案,一是所谓“匀质法”,(homogeneous formulation)在不同弹性介质之间的标准边界条件必须被明显地满足,另一是“异质法”(heterogeneous formulation)此时的弹性性质可以在有限差分网格的每一个格点上被规定,而边界条件被暗含地满足,两种情况下震源的恰当模拟都要求特殊的处理。对具有勘探意义的几种模型所计算的合成地震记录可以说明,这个方法将如何帮助解释员。这些例子也说明了有限差分法的各个辅助方面,其中包含诸如网格色散,模型边缘的人为反射,以及空间与时间步长的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