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采集得到的地震波是由反射波、规则干扰和噪声叠合而成的复合波,数据处理将淹没在干扰和噪声之中的反射波提取出来,再经过频率补偿使反射波高频成分的微弱振幅得以提升,从而得到主频高、频带宽的高分辨率数据。记录下来的反射波频率的高低,不能用“60dB高频死亡线”来衡量,用原始数据滤波扫描也得不到反射波频率的正确范围,而用采集+处理综合动态范围和地层吸收衰减模型可对反射波频率范围作出较客观的估计。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滤波扫描,才能得到正确的反射波频率范围。塔里木盆地沙漠区2ms采样间隔的常规处理数据高通滤波扫描结果表明,反射波频率可高达尼奎斯特频率(约240Hz),证明井中激发、地面接收采集到的数据已记录了这样的反射波高频成分。特征子波反褶积处理的实例证明了这样的微弱振幅高频成分是展宽高频段的有用信号。然而1ms采样间隔的高精度数据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其反射波高频仅达到120Hz,甚至更低至60Hz。之所以如此,是叠前时间偏移前的滤波和频率衰减所致,这种做法变相地将1ms采样的高精度数据当作4ms甚至8ms采样间隔数据使用。此外,抽稀时间和空间采样间隔的算法和处理措施会使反射波高频成分成倍降低。